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67章 他李元吉,可从来不是什么好人

李二看着眼前的报纸,逐渐开始有些沉迷,实在是报纸上的这些消息,内容过于丰富,李二看得都有些挪不开眼。

当看到后面,见到杨氏开始转型造车、造船等等,韦氏开始造大卡车、修建路桥等大型设备,武氏开始建厂生产衣服、化妆品等等,李二就是一阵好奇。

这些世家大族,竟然都开始在商业上展开动作了?这些人不在朝堂上争了?不抢土地了?

李二现在都有些吃味了,要是这些家族在当政时期,都去开展商业,别在朝堂和他作对那得有多好?

李二现在看见的这些,其实都是一部份,如今大唐的轻重工业,都在鼓励民间参与,就是建厂,提升竞争力。

仅仅依靠大唐的那些国有以及李元吉的那些企业,根本无法维持整个大唐的所需,李元吉也没有想过将所有商业全部纳入大唐国有企业,一点都不分出去,下面指定要闹意见。

李元吉想得也很简单,在每个行业,只要有领头的大唐国有企业就可以了,大唐想要改变,必须要让全民参与进来,全民加入。

如今土地已经被纳入到国有,要是有人敢在这方面动手,李元吉是真的会杀人的,之前的人头滚滚,李元吉可是一点都没有手软,天下人都是看见了的。

至于仕途入仕,也要通过科举,如今的科举无比严厉,李元吉的重心就是在保持着科举的公正性,也没有人敢在这上面插手,不仅插手不进去,反而还会连累整个家族。

对于这一块的惩罚,李元吉更狠,流放这些都是轻的了,动辄杀人砍头,甚至是诛族,而且一旦犯事,五代人以内都不要想在大唐成就任何事了,相当于家族的未来都没了。

李元吉同样在看着这些消息,杨氏造车他是知道的,其实不仅是杨氏,不少人都有在造车,如今这些都快成了不少人固定的开销,但现在的车体积不小,因为发动机有些大了。

韦氏为了这事,在民间特意收拢这样的人才,哪怕是工科学院出来的人,都在重金挖人,李元吉也是看乐了,但最后,还真让韦氏弄出一些苗头,但最后困难无法攻坚,只得找科研院来解决。

最后在科研院的帮助下才实现,导致杨氏虽然有贡献,但却是被科研院分走一半,这可是让杨氏的人一阵拍大腿。

只是这个技术也没有对外公布,形成了类似专利的形态,现在杨氏正在大力制造小型汽车,以及小一些的轮船,因为大船的竞争太过于强烈,杨氏重新找了一条赛道。

李元吉到现在都还不知道杨氏的小型汽车到底有没有造出来,至于小型轮船,就一直停留在项目研究上面。

除了现在报道出来的这些,随着之前李元吉兑换的基建技术,以及大楼的修建图纸,有人都已经开始进军房地产了,只是如今钢的质量达不到修建高层建筑,如今大唐之内已经出现了高七八层的建筑物了。

李元吉也不再去想,看完报纸后,放在一旁,随即和李二继续的聊着。

火车足足坐了一个多月,李元吉总算是到了长安。

这一路,几乎每到一站,李元吉就会休息一晚,不为别的,是因为坐太久了,人根本无法承受,太颠簸了,而且响声特别的大,燥耳朵。

这回去又不急,李元吉更是没有必要去赶,才会每天晚上都会在沿途的其中一个站点进行休息,第二天才继续出发。

而李二乘坐了这一趟火车,整个人都变得有些虚弱,刚开始他还兴奋,坐久了之后才知道,这个火车是真有些折磨人的。

但他也确实看见了有火车以后的极大优势,要是没有夜间在站点休息,而是继续前行,他们所用的时间起码还能节省一半不止。

若是没有火车,从长安发兵过去,哪怕是急行军,起码也得走两三个月,如果是去到他之前在的地方,至少半年打底,这还是打底,实际行军所需要的时间恐怕会更多。

然而现在呢,有火车代替,下了火车还有大卡车,李二估算过,若是上下火车,以及大卡车准备得充分,可能就个把月的时间,就能到达了。

李二不知道自己估算得准不准,但一个多月的时间,不能再多了。

这么快的大军动员速度,在以往,李二想都不敢想,这完全可以做到,在敌人没有反应之际,完成大军的集结与调动。

李元吉没有去在意李二的这些想法,而是带着李二,就这么返回长安,随后在太极宫,又宣布了恢复李二秦王之位,这一下,所有人都炸锅了。

一部分人疑惑不解,一部分人愤怒,但就是没有看戏的人,因为牵涉到李二,所有人都不敢大意,要是一旦出错,这得死多少人?

随后李元吉带着李二祭拜李渊与李建成,李渊在五年前就没了,李元吉没有给李渊用增寿丹,他又不是圣人,好歹需要一百贡献点才能兑换的,他可不会什么人都给。

祭拜李渊的时候,李二的神情也只是有些忧伤,并没有其他的复杂的情绪,然而祭拜李建成时,李二整个人都很是恍然,迟迟不愿离去,最终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