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数字还比不上人眼的30点。
也就是说,人眼看月亮比它看月亮更加清晰。
不过射电望远镜可以联机运作,也就是两架或者多架射电望远镜接收同一天体的无线电波,多束波进行干涉,其等效分辨率最高可以等同于一架口径相当于两地之间距离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这是一个巨大的优点,是光学望远镜无法做到的。
但精度上来说,它比不过的光学望远镜是事实。
所以一般来说,射电望远镜和光学望远镜都是互补的,两者可以同时针对一个目标进行观察,进而数据互补,得到更全面的信息。
他这次收集参宿四的信息,采用的就是这个方式。
利用学校和滇南的光学望远镜做光学观测,再利用清海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做补足,以此获得全面的数据。
.......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第六天的清晨,阵列式的射电望远镜停止了工作,收集到的数据被送往计算中心进行处理,这大概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
对于徐川和南大的几位师兄来说,这一段时间无疑是很难熬的。
射电望远镜在过去四十八个小时内收集到的数据至关重要,一方面是全面的数据可以用来更加精准的精算出参数四的直径、质量、体积等各种信息。
以此来确定xu-weyl-berry计算方程是否有能力对遥远宇宙中的星辰进行精准的计算。
这对于天文界来说意义重大。
如果能获取到遥远星辰更精确的数值,人们能依据它来推断出更多的信息。
比如恒星正处于生命的哪一阶段,是否足够稳定,周边是否有其他适于生存的星球,是否有其他的智慧种族等等。
此外,它对于基础物理和高能物理的研究也有不小的影响。
科学进步需要做大量的实验来验证假说。在当今时代,很多理论高能,高磁场等极端条件下的实验才能够验证。
所以欧洲会建造巨大的粒子加速器lhc,但即使如此,依然很多问题无法在地球实验室完成。
而宇宙中很多天体物理现象,如脉冲星,超新星爆发,类星体吸积,自然的提供了极高能情况下的物理过程。
观测这些天文现象,可以帮助人们检验理论。
无论是相对论、亦或者是量子理论,都有着大量需要天文现象才能论证的观点。
只不过这些东西对于目前的人类和科技进步发展来说,都太遥远了,这些东西都处于最顶尖的理论前沿,所以即便是发现了,短时间带给科技进步也没有多大。
这和数学物理很像,顶尖的数学物理都已经在研究未来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是数百年的东西。
那些尖端的理论成果要转化成科研成果谁都不知道要多久。
甚至能否转变成科技成果都不知道。
这就有很多人会迷茫,这些理论数学物理天文,到底有什么用?
就好比买菜根本就用不到微积分一样,你现在能观测到参宿四的数据又能如何?能飞过去?
就好比当初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时候,一度被人嫌弃认为是没用的废物一样。
但如果没有他的理论,这会人类恐怕还在烧煤烧开水用蒸汽机,如今的灯火璀璨,没有一个人能看到
这些工作总需要有人去做,理论和科技,总要有一个走在前面,而绝大部分时候,走在前沿的,是理论。
没有理论的前行,科技就无法进步。
或许今天看着没用的废物,在未来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后会成为最重要的东西。
......
“川,川神,射电望远镜阵列的观测数据初步计算完成了。”
办公室中的,徐川正在对手中的xu-weyl-berry计算方程做完善,忽的,办公室的门被‘勐’的推开了,随即,一道带着喘息的声音在办公室中响起。
徐川眼前一亮,迅速起身,道:“数据呢。”
“刘轩师兄他们正在进行二次整理,我是过来提前通知你做好准备的,大概还需要四五个小时的时间。”
徐川点头,道:“带我过去看看。”
到这会,他也没心情继续完善xu-weyl-berry计算方程了,这事随时可以做,但射电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关系到这次研究实验的成果。
.......
清海天文观测站,徐川跟着给他报信的师兄来到了计算中心。
这里有一台小型超算,外面的射电望远镜观测到的数据都会在这里进行处理,这次参宿四的观测数据自然会在这里处理。
只不过由计算机处理过一遍的数据,和他需要的数据还有一点的差距,这需要天文系的几位博士生师兄再进行处理一遍。
二次简化后的数据,才是他需要的。
“刘师兄,情况怎么样了。”徐川走到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