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3章 济世堂

杜如晦来到丰收殿,必然是不能住在帐篷里的,但是共住一室,李泰却也接受不了。

折中之下,只能先暂时将他安置到库房将就一日,第二天等工匠在丰收殿规划出客房的存在以后,再让他搬家。

既来之则安之,杜如晦并没有挑剔什么,反而在发现自己的安置处是充满“铜臭”的地方后,还很高兴。

这是一丝一毫的不见外啊!都说铜臭铜臭,也没见哪个过日子不需要花铜钱的,一个个在朝堂上自诩君子,耻于谈钱,回到个个个都是小人,听闻银铜的比例换了后恨不得亲自动手重新串。

安顿好了杜如晦,李泰恶补了一番慢性肺炎和哮喘的知识后,就下单了部分药品。

注射类的就不用想了,压根就买不到,更别说会不会被唐朝人接纳了。

打开李世民的信,李泰只是看了一眼,就差点笑喷。

本以为这家伙听闻了“师父”医术的神奇,这一次是专门给他自己和长孙求医问药的,谁知道,除了这些,还附带了一些东西。

“君所馈之酒,味美甚,朕欲以物换之,可否?”

“君既有起死回生之术,不知于长生之道,可有涉猎?朕虽壮年,然胸中抱负远甚,每至年关,年岁增长,徒呼奈何....”

酒不是问题,想要多少都有。

但是.....

你这才当上皇帝,就想着长生了啊!

看着信上那幼稚的话语,李泰想了想,还是用最鄙夷的语气,进行了回复。

“自秦皇以来,世间皇者何其多也,求仙问道者何其多也?遍观史书,几人可得善终?吾研习医道之余,亦尝丹药之力,其内剧毒之物不知凡几,投之于禽,不及月,毙。常年食之,于寿数有损,可定矣。”

写完这一段,李泰又提笔写道:

“若不求长生,但求长寿,窃以为,与人为善,人必善返,心悦,则寿长。审视己身,有疾则医,身健,则寿长。

风疾气疾者,最重修养,吾虽有灵药,然此为百药之精华,非疾重,不可用也。余隐居深山,所持药稀,君若有需,但求备药。

吾仅取百药之精,药力仍存,弃之可惜。今黎庶贫苦,有心问药,却无金银。君可立济世堂,设医官,广而诏之,勋贵皇族求药者,需携百药而至,供以灵药,黎庶求药者,分文不取,供以庸药,如此,贵疾可医,民疾可医,君望可长,岂不两全其美乎?。”

写完给李世民和杜如晦君臣二人的信,将它们夹在遥控飞机上面,藏起来后,李泰不由得给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

勋贵皇族想要治病?可以!只要不是真正的绝症,总是有药可医的,但是看病也不是免费的,他们用来抵药费的药材,正好可以用于百姓,岂不两全其美?

不过这种“劫富济贫”的事儿,还是让李世民这个大脑袋来做的比较好。有他打头,勋贵想要治病就得老老实实付钱。

至于济贫这种事,因为涉及到“收买人心”,能肆无忌惮干这种事情的,也只能是皇帝。

回到床上,李泰就开始为明天的播种行动养精蓄锐。

如今已经有多处大棚即将竣工,土地不受波及的情况下,早种一天,就能早一天收获。

然而,第二天一大早,当李泰晨练结束,看到杜如晦抱过来的一大堆书籍,就知道自己想的还是太简单了。

种地?可以啊!只是卫王之尊不必亲自动手,只需要把种子交给民夫,告诉他们怎么种就可以。

眼看着杜如晦三下五除二就安排好了各项事宜,李泰就知道自己逃不过上课了。

倒不是有多厌烦上课,只是很想参与播种,享受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罢了。

既然被杜如晦截胡了,李泰只好跟着他进了丰收殿的书房。

“殿下,您年纪还小,所以咱们的学习,以识字为先,不知殿下识字到什么地步了?”

“已经基本认全了,只是有些生僻字,尚不识其音,不解其意。”

“原来如此,嗯?”

杜如晦惊讶的看向李泰,六岁,就几乎认识了全部的字?这般聪慧之人,古今罕见啊!

在书籍中挑选一阵,杜如晦翻开一本《论语》,说:“殿下可以试着读一读,若是能解释一下其中的意思,就再好不过了。”

翻开论语,李泰读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过后,时常温习,不也很快乐吗?有朋友从遥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能够做到不生气,不就是有修养的君子的行为吗?”

听着李泰的朗读和讲解,杜如晦还是有些震撼的,六岁就能做到这样的程度,实属罕见!看来,当年陛下吹嘘自己的嫡次子文思聪敏,是据实而发。

难道说皇家的血脉就这么好,净出妖孽?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