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才建设的时候,孩儿不是进山找了一些种子嘛,除了土豆以外,那个柿子、还有一些叫山菠菜、山韭菜之类的植物,就是在山里发现的。
孩儿想着,它们在山里都能长得好好的,没道理出了山就种不活了。至于土豆,则是孩儿发现了一片似乎被野兽刨过的地面,挖了好久才挖出来一块,辗转多处,才积攒出来那么一条子的种子。
既然野兽能吃,人应该也不会被毒死才是。带着这个幻想,孩儿才把它种下了。”
见青雀所言跟长孙无忌说的差不多,李世民点点头,喃喃道:“既如此,就该派人进山,继续寻找种子才是!”
李泰闻言顿时满脸黑线,好不容易糊弄了李郁仁他们把土豆种进地里了,再进山能找到才是怪事。
“阿耶,土豆的块茎发芽的时候,孩儿就发现,一个土豆上,能长出来多个芽,就和芍药一样,咱们不必进山寻找,就现在的种子,就足够繁衍了。
这不正好孩儿租来大片的土地嘛,正好试试离开大棚,在一般地里,土豆能有怎样的产量,有没有绝收的风险,试过以后,只要留种再种一年,不就能种得满山都是?”
听到李泰的话,李世民眼前顿时一亮。
“这确实是个好主意,只是可惜,为了试毒,咱们居然吃了这么多的种子。”
一想到自己享受的一案子土豆需要好几株才能生产出来,李世民就一脸的懊悔。
长孙无忌笑呵呵道:“陛下,虽说饿死爹娘不食种粮,但那是说的粟米等物。土豆才出世,陛下悲天悯人,行神农之事,该是夸赞的事情,怎么能指责呢!”
“辅机说的极是,不过朕的面皮薄些,担不起这样的事迹,不若,就记载成房乔冒死食土豆,如何?”
最后一句,李世民是对着起居郎杜崱讲的。
起居郎,是负责记载《起居注》的官员,皇帝在宫内自有随侍记载起居注,而出了后宫,特别是出行这种重要事情,起居郎是要一直跟随记录的。
说来好笑,起居郎本为隋朝设置的起居舍人,改名成起居郎的还是李世民自己。
唐朝时候的史官算是很有风骨,玄武门之后,李世民几番威逼,也没能改了起居注的记录,反而被记上一笔“皇帝欲改起居注”。
这下可好,有这么一笔在,后人观之,恐怕对记录的事情都会起疑,认为事实可能要更露骨。
杜崱接掌起居郎以后,也立志要从实记录,九死不悔,但皇帝今日开口....
功劳总是需要有人领的,突厥战俘自然是不配.
如此盛事,要是记载成战俘试毒,不够丢人的。
考虑到房相本就有尝土豆的行为,杜崱只好放下操守,拱手道:“启禀陛下,臣观越王此处,最是适合祭祀神农,陛下想必还要逗留许久。”
李世民点点头。
“《起居注》落笔既定,不可更改,待到返回长安,就会归档。不过微臣偶感风寒,欲休养数日,记录起居注一事,可否移交谏议大夫魏征?”
偶感风寒?
看着精神十足的杜崱,李泰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
《起居注》落笔即为定,不可撕毁,不可更改,既如此,只能从头开始,重新抄录。
见杜崱能破例修改起居注,李世民很是高兴,笑道:“既如此,朕就准你下去休养。”
杜崱拱手领命,拿出一本新的起居注放在皇帝案前,就转身而去。
没多久,魏征就板着脸走进殿内,拿起了起居注,代替起居郎的工作。
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记录起居注的,别看起居郎官职不高,但是为了正统性,起居郎的人选都是朝堂商议拟定的,若是皇帝指认的起居郎,记录的起居注只会被史学家当成厕纸。
杜崱思虑的,就是朝臣们心中所想。
大家不在乎房玄龄立下了功勋,在乎的是这份功勋没有放到突厥战俘的身上,只要是脸面问题,就是迫使整个勋贵群体让步都不是问题。
房玄龄苦笑着接受了皇帝的夸赞,同时对本次同行的朝臣表示了感谢。
虽是白捡个便宜,但他也不能坦然享受,这些人作为见证者,他还是要奉上一份厚礼的。
礼部尚书豆卢宽本次没有同行,得到皇帝的旨意后,立刻带着礼部的官员和祭祀的道具赶到了丰收殿,然而,当他得知具体情况以后,不得不请旨,重新置办祭祀用具,重新厘定祭祀礼仪。
神话中都不存在的高产作物出现了!也难怪皇帝要单独祭祀神农氏。
礼部的消息传回长安后,万民轰动,前来观礼的百姓勋贵世家,将丰收殿围了个满满当当。
百姓们眼中满是期盼,勋贵们眼中满是疑惑,至于世家则是一副鄙夷的神态。
在他们看来,这纯粹是皇族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行为,李家本就有鲜卑族的血脉,当今皇帝又是杀兄囚父上位的,因此改善改善名声很有必要。
礼部对外宣称的是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