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自己亲亲的大舅哥,一个是自己的爱将,李世民自然乐得安排这俩人。
于是,他当庭任命二人为行军总管,率领长安周遭精锐府兵,灭杀罗艺。
朝会至此就算结束,朝臣们偷偷打着呵欠准备打道回府。
每个人都知道,除了皇帝震怒以外,这件事,算不得多大的波澜。
罗艺虽强,但尉迟恭和长孙无忌率领的可是关内道最精锐的府兵,若是突厥人都能攻破泾州,可见泾州那些兵马的战力也不咋地。
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看到罗艺的人头出现在显德殿展览了。
朝臣们回家补觉去了,李泰的汗毛却竖了起来。
因为,他看到李世民大跨步的走了过来。
“青雀,你给朕解释清楚,你师父到底是怎么回事,突厥南下也就罢了,怎么罗艺谋反他都能说准!”
到底自己是最被宠爱的,看皇帝这怒火,换个人可能脑袋都要没了。
李泰哆嗦着拱拱手,说:“师父也曾写信跟儿臣说过这件事,只说这是一门学问,他也没能彻底掌握,只是初窥门径,还说他没能学会,也不好意思教授孩儿。”
说完,李泰从怀里取出了一早就造假出来的回信。
拿过信封,轻车熟路的打开,只是看了一遍,李世民的眉头就舒展开了。
其实通篇用一句话就能概括—“驭神算而测无常”。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是有迹可循的,已知的条件按照事情发展的一般规律去计算,去测度,就能很容易的猜测出事情的走向,甚至于把结果猜测的八九不离十。
按理说,这该是道门那些道士鼓捣的东西,但是李世民也觉得,随便揪一个道门高人出来,也未必能预言的这么准确。
如此看来,青雀的师父,很可能在这门学问上,领先了很大一步!
既然不是超出理解范畴的事情就好,虽看不得这厮卖弄,但不得不承认,这厮的预言还是很准的,若是能把这门学问传给青雀,也是好事。
想明白的李世民叹息道:“当初你师父给朕预警过,朕并未在意,如今看来,倒是朕没能防范于未然了。”
见皇帝没发怒,李泰又拿出了一封信,颤颤巍巍的递了出来:“阿耶,师父说,您要是没发怒的话,让孩儿把这个交给您。”
莫非又是预言?
这一次,李世民不再轻视,而是打开信,认真的阅读了一遍。
只是,跟石破天惊一般的前两则预言不一样,这一封信,重点只是分析了罗艺造反的原因,至于预测,只是预测罗艺有可能跟突厥有关系,落败可能投奔突厥而已。
这一点不需要别人说,李世民早就有了这个猜测,甚至做好了布置。
毕竟,突厥南下的时候,泾州被破的实在是太轻松了一些。
若是罗艺真的投奔突厥,不需大军追随,自己的布置就能将罗艺送去绝路!
将信还给李泰,李世民叹息道:“既然你师父预言的很准,你回去转告他,有何预言,尽管跟朕说就是,预言错了也没关系,就当朕和他之间的玩乐罢了。”
终于等到这句话,李泰才偷偷松了口气。
“孩儿记下了。”
摆摆手示意李泰回去休息,李世民咬着牙,准备去太极宫看看。
虽然罗艺不过是疥藓之患,但事情实在是太恶劣。
明眼人都知道这件事跟太上皇无关,自己也觉得没必要因为这件事,在太上皇身上谋划什么。太上皇自己不生事,就得烧高香了。因此,有必要去看望一下太上皇,免得他太害怕,发生点什么。
得逃大难的李泰顶着睡意,赶紧回去休息。
生物钟养成以后,突然改变一下,实在是太难受了。
叛乱归叛乱,祭天还是要正常进行的。
而祭天结束以后,李世民又趁机分封了一些功臣。
虽说如此行径有撒胡椒面的嫌疑,但所有人都清楚,皇帝明显是害怕分封的爵位太多,将来不好消肿,因此,每次奖赏爵位,都慎之又慎。
由此可见,轻易就能获得爵位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后的爵位,不被削除就烧高香了,想要从零获取,难喽!
然而,难归难,朝臣对于爵位的渴望,却更上一层楼。爵位越是难以获取,含金量就越是高,如果说开国的时候大肆分封之下,爵位变成了烂大街的东西,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怕用不了多少年,侯爵也能成为香饽饽。
在询问了驾幸丰收殿的时间以后,李泰也离开了长安,不过临走的时候,他还是留下了一则不痛不痒的预言。
“长孙无忌会被诬告谋反”
对于这个预言,李世民却并不如何的在意。
作为外戚,还是自己的布衣之交,再加上从龙第一功臣的身份,李世民深深清楚长孙无忌在朝堂之中是多么的碍眼。
这一次他挺身而出,以文臣的身份出征,文武尽皆涉猎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