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03章 靖难年号

人知道谁是谁非,避免再出现国本之争。”

朱由检闻言颔首,认可道:

“确实应定下继承礼法,避免继承争议。”

“各藩开国之后,如果继承礼法不明,将来还不知道要出多少乱子呢!”

“刘先生重制礼乐,一定要制定继承礼法。”

刘宗周闻言领命,群臣也纷纷认同。

他们也受够了继承礼法的不明确,对这种事情很支持。

朱由检此时又道:

“本朝的继承方法,应该采用哪种礼法呢?”

“诸卿畅所欲言!”

“嫡长之制,自周礼以来一直实行。”

“臣以为当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是否是方才温尚书说的唐朝继承制度呢?”

刘宗周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还补充道:

“不止唐朝如此,宋朝也是这种继承制度。”

“《宋史》记载太常礼院言:按礼文,诸王、公、侯、伯、子、男,皆子孙承嫡者传袭。若无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孙;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同母弟,立庶孙。曾孙以下准此。合依礼令,传嫡承袭。”

“此为自古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嫡子同母弟继承顺序在嫡孙同母弟之前。”“所以如果朱允炆没被册封皇太孙,应该由成祖继位!”

这让群臣哑然,没想到又绕到这件事上来了。

“话虽如此,但是太祖为开国之君。”

“他立下的皇太孙,继位毫无争议!”

朱由检闻言默然。

就在群臣以为皇帝对此认命时,忽听皇帝叹道:

“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

“太祖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也违背了自己制定的继承办法。”

“这是自坏礼法,所以有建文之败也!”

一时泪如雨下,似乎在为此悲哀。

群臣见此情景,感性的同样泪流满面。

他们都是饱读诗书之士,知道皇帝所说的话,源自《资治通鉴》中司马光的结论。

司马光选择三家分晋为《资治通鉴》开篇,开宗明义地指出:

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

感叹君臣之礼既坏,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酿成战国之乱。

这和太祖驾崩后,发生靖难之役何其相似,都是兵强马壮者当上皇帝。

他们想到这里,同样产生了“呜呼哀哉”的感叹,为当时的战乱而悲哀。

“陛下有此见识,臣为天下贺!”

“望陛下恪守礼法,不要自坏礼制。”

群臣同样乌压压地跪了一地,为皇帝能认识到礼法的重要性而贺喜。

同时请求皇帝,一定要恪守礼法。

“朕命刘先生等有识之士重制礼乐,焉能不遵守自己重定的礼法?”

“诸位爱卿请起,咱们一同以礼乐治国,开创一个治世!”

请群臣起身之后,朱由检又命刘宗周、黄立极、韩爌、袁可立东向,降座西向揖之,然后赐下座位,以便坐而论道。

群臣见此情景,眼中的羡慕激动,几乎要溢出来。

皇帝降座揖相,对臣子行降阶之礼,这简直是无上的荣誉。

受到礼遇的四人,更是连道“不敢”,愧谢皇帝圣恩。

朱由检强令他们坐下,然后道:

“适才听诸位爱卿所言,我大明虽是嫡长继承,却和前代不同。”

“前代之时,只有嫡长孙高于嫡长子同母弟。嫡长孙同母弟的继承顺序,则在嫡长子同母弟之后。”

“但是太祖所定荫叙制度,则规定只要是嫡长子的后人,继承顺序都在嫡长子同母弟之前。”

“所以太祖实行的嫡长继承,并非嫡长子继承制,更应该称之为嫡长房继承制——”

“只要是嫡长房子嗣,继承顺序都在下一房之前。”

“朕的这个认识,诸位都认同否?”

群臣虽然没有深究过嫡长子和嫡长房继承制的不同,但是在听到皇帝的这个认识后,细思下纷纷点头,都认为确实如此。

太祖选择朱允炆继承皇位,按嫡长子继承制肯定说不通。因为嫡长子继承制下,只有嫡长孙朱雄英的继承顺序高于叔叔,朱允炆、朱允熥都排在叔叔后面。

只有按《大明会典》规定的嫡长房继承制,才能勉强说通。能让太祖嫡长子朱标的子嗣,继承顺序排在朱标的所有弟弟之前。

大明的文官荫叙制度、勋贵袭爵制度,同样都规定嫡长子孙高于嫡次子孙、高于庶长子孙。《大明会典》有明文:

凡荫叙,洪武二十六年定:用荫者,以嫡长子。如嫡长子有废疾,立嫡长子之子孙,曾玄同。如无,立嫡长子同母弟,曾玄同。如无,立继室所生。如